更新时间:2023-08-31 02:41:22
你们好,最近小艾特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词类活用6大类型及例子,词类活用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一:文言文中的一些实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了语法功能,意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就是活用词。如果一个词被灵活地用作另一个词,如果我们按照它原来的用法来解释,那就没有意义了。因此,
2、 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的语言镜像分析其用法,理解其含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 1.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役用法。动词、形容词、名词作动词,有“使”、“使”的意思,有“使宾语如何”的意思,这就是使役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役用法一般仅限于不及物动词。
4、 不及物动词本来是没有宾语的,用来做动词的时候后面带宾语,但这种情况很少。及物动词的使役用法在中古以后改变了读音,如“晋侯饮赵盾酒”,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不同,但不能一概而论。
5、 2.形容词和名词的动词用法。这意味着形容词和名词作为动词使用,具有“想”和“认为”的意思,表示主语对宾语的看法,或者主语把宾语看成什么。3.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灵活用作动词后,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
6、 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相关的动作和行为。比如:“官民,封库,待将”(报名。《鸿门宴》 )。名词的使役和有意用法都属于用作动词的名词。在古代汉语中,
7、 名词很少用作使役动词和意向动词,但在使用一般动词时相当常见。在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4、名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名词常作状语,直接修饰和限制动词谓语。
8、 状态、方式、地点、工具等。指示动作和行为。
9、 另外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要注意意动和致使动作的区别。这里我们提供两种区分方式:一、致使用法是主语如何使宾语,这是客观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如何思考或认为宾语,这是主观的。
10、 客观就不一定了。二、动词和名词灵活用作动词,一般不用于意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形容词灵活用作动词常见于使役和意动)。第二,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
11、 区分一个词是否被灵活运用到另一类词中,主要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与什么词类组合,构成什么句法关系,有什么语法特征。名词和形容词的使役和有意用法,以及动词等名词的使用,
12、 所有名词和形容词都灵活地用作动词,这从它们的语法条件的变化可以看出。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语法条件,可以灵活地将名词和形容词用作动词。1.两个名词连用时,如果既不平行也不偏,
13、 然后前一个名词往往灵活地用作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宾语,两个名词一起用,有时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灵活地用作谓语,2。名词和形容词在“所”字后灵活地用作动词。例如,“陈,
14、 把它放在鱼的肚子里。名词、形容词放在“能”、“能”、“欲”等动词后面,灵活用作动词。例如:“子谓公也长:‘妻可也……’”。4.名词在副词后灵活用作动词(副词一般只在句子中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
15、 比如:《秦时隋动》。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灵活用作动词。比如“往下走就小了.但也不外乎”。6.名词后接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作为动词灵活使用。例如:“晋于”。7,
16、 名词用“儿”连接时,作为动词灵活使用。比如“隆礼尊贤为王”。三、要注意一个问题: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本来属于一个词类,只是进入一个句子后暂时具有另一个词类的性质,而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
17、 例如,我们不能说《金石俞军刘清》中的“君”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18、 第二,注意掌握几种常见的句型。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基本上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要掌握五种句型: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
19、 1,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而文言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
20、 并且往往借助某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主要形式有:,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只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煞尾。,
21、 “者”、“也”都不用。,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语气。,用“为”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定。,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2, 被动句。
22、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23、 用助词“见”表示被动。,用介词“被”表示被动。,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3, 省略句。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组成成分,
24、 习惯上常常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省略主语。包括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 省略谓语动词。例如:“一股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宾语。,
25、 省略介词“于、“以”。4, 疑问句。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用疑问代词提出问题。, 用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5, 变式句。文言中,
26、 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对应的句式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凝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7、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置于中心语之后。,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28、 三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第一,赠。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
29、 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既可是主语、谓语、宾语,又可以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在古代汉语中,量词较之临近的数词,
30、 是一种很不发达的词类,动量词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词也不多见,现代汉语又是量词很丰富的一种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
31、 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
32、 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文言文,尤其是韵文中,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
33、 颠倒过来进行翻译。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一些基本词汇,
34、 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35、 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第四,换。
36、 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
37、 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里除了帝号“燕王” 和方位词“上” 无需更易而外,其余都要换用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译作:“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38、 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
39、 四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在翻译时,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外,还要掌握一点技巧。第一,对句中的字、词、句进行充分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要调动平时的积累。一是对字词的不同用法的想象。
40、 如翻译“君无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种用法作一比较,一个个的淘汰,然后确定一个译出后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处在句末的“焉”,一般讲,一是疑问句中作疑问语气词,但这句不是疑问句,
41、 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词尾,但是,“尤”是“责怪”之意,动词,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词,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词后的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词。此句中“焉”字若译成代词“他们”,
42、 就恰与全句的意思统一了。二是对各种句式的充分想象。以“莫之死”为例,此句句首用了无定代词“莫”,而且宾语是代词“之”,故此句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子,那么,这句话就应先译成“莫死之”。
43、 再来作第二步,这个“死”是自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之”。想一下,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是处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逐一考虑,是为动用法,故这句可译为“没有谁为他们死”,这样,译出的意思与全文就统一了。
44、 第二,要学会运用一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有些句子,我们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如“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
45、 如果把“疾视” 放在一起,就译成了“憎恨看”,这显然不通。那么,就应将“疾” 后的整个结构作为“疾” 的宾语,即憎恨的对象,再来解剖这个“对象”,即“疾” 的宾语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
46、 “视” 的宾语只是“其长上之死”,这里,“视其长上之死”与“不救”是通过“而”连接的两种“行为”。再看“视”的宾语,“其长上之死”,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作“视”的宾语,
47、 故“之”就是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了。经过这样逐字分析,这一句就可译为“恨(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护”。再把这句译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与全文统一了,故此时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译文了。
48、 由上观之,我们无论是对字、词、句式的想象,还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平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下苦功夫记一些有关文言知识和有关译文技巧方面的东西,
49、 否则就会源泉枯竭,不管怎样找“窍门”也是翻译不出来的。古代有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奉命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却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的老婆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你作这个文章,
50、 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喟然长叹:“你生孩子虽然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作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巧媳妇也难煮无米之炊啊!”这个故事,也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
51、 那么,怎样下苦功夫呢?下面谈谈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第一, 学习文言文要重视诵读。程端礼在《朱子读书法》 中说:“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
52、 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 此话实为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多熟读背诵一些文质皆美、深浅适度的文言诗文,在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信息,
53、 这对认知迁移、阅读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孰悉课文,逐步加强理解,直至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别于一般的死记硬背,它以宏观驾驭微观,以微观充实宏观,循序渐进,
54、 反复诵读,由读到懂,由懂而用,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第二, 要勤查工具书。工具书是专供翻检查阅的图书,它具有特定的排检方法,读者据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他所要了解的知识或材料。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
55、 应充分利用文言工具书,把它作为百问不烦的老师,解难释疑。工具书的种类繁多,
56、 可供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查阅的工具书有: 《古代汉语常用字典》 、 《常用文言虚词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辞海》 、 《辞源》 等。其中,
57、 《古代汉语常用字典》 和《常用文言虚词词典》 体积小,内容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便于携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工具书。第三, 要多作练习。“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
58、 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四, 要善于积累资料。撰书立说,需要引经据典,
59、 旁征博引,需要用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积累资料的方法各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在读过的书上作记号,有的人善于作知识卡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黑格尔年轻时并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
60、 可是他善于积累,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要在一张张活页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贴上标签。这样的日积月累,反复思考运用,终于使他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哲学家。我们在读书求学中注意积累资料,
61、 必将受到很大的益处。它不但能培养和提高你的阅读、分析能力,“使人精确”(培根语),而且还能减轻你的大脑负担,当这些资料变成你的“第二大脑”时,你使用这些资料便能得心应手,八面来风,
62、 人家“踏破铁鞋无觅处”,你却“得来全不费功夫”。
以上就是词类活用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