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6 14:22:19
你们好,最近小艾特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指南针定位,指南针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结构和性能
2、 1.方位测量机构:由罗盘、方位架、瞄准器和瞄准玻璃组成。方位区划外圆划分为60-00密区划,单位为0-50密区划;内环分为360分,单位为5。方位指示的精度为0-25位。
3、 2.距离估计器:由瞄准镜和瞄准镜组成。瞄准玻璃上刻有距离估计线和密密麻麻的分割线。当壳盖对准壳体的测距定位线且瞄准器处于垂直位置时,
4、 距离固定线和瞄准器组成10: 1比例的测距固定器;秘密位置分割线和瞄准器构成秘密位置测距评估器。距离估计器的测距精度为5%。
5、 3.俯仰角测量机构:由俯仰瞄准器、俯仰摆和锁定机构组成。测量范围为90,单位为5。俯仰角测量精度为2.5。
6、 4.里程测量机构:由里程测量轮、里程表、里程表指针和轮系组成。里程表有1: 10万;1:50000;1:25000三分,以公里为单位。里程测量精度为2%。
7、 5.坐标梯尺:由两套互相垂直的测量尺组成。80mm长;短20毫米。单位为1毫米。坐标梯尺的测量精度为0.5毫米。
8、 方位测量:确定方位、校准地图、指示目标等。
9、 例1:测量从站立点到目标的磁方位角。
10、 打开罗经针,使壳盖到最大位置,将罗经针平放,调整瞄准器的角度(一只眼睛靠近瞄准器),使方位指示线和相应的分度值能通过放大镜看清楚。瞄准时,通过瞄准镜上的长狭缝和瞄准线瞄准目标。
11、 此时方位指标线对应的密度划分值就是从站立点到目标的磁方位。
12、 例2:校准地图——使地图上的北方与实地的真北方向一致。
13、 将地图展平,使指南针的坐标阶梯尺的长边与地图上的磁北方向线(即地图中的PP '虚线)紧密吻合。此时坐标阶梯尺的起点应指向地图的下方,旋转地图使罗盘方位指示线的对应值指示为零。地图现已校准。
14、 例3:利用地图测量站立点到目标的磁方位角。
15、 按照例2中的方法,先对地图进行标定,使罗盘的坐标梯形尺的长边经过站立点和目标点或这两点的延长线,坐标梯形尺的起点应指向站立点。此时方位指示线对应的密度划分值就是从站立点到目标的磁方位。
16、 估计距离:
17、 (1)已知北侧目标的间距,估算目标与站立点的距离。
18、 根据瞄准玻璃上目标间隔的大小,可以用10:1的比例公式或密度公式估算距离。
19、 比例公式:
20、 立足点到目标的距离(m)=目标间隔宽度(m)x 10/目标两条鉴定线宽度的倍数。
21、 秘密配方:
22、 从立足点到目标的距离(m)=目标间隔宽度(m)x 1000/目标的秘密数。
23、 例4:已知目标前方高压电杆间距为50m,电杆高度为8m。目标和站立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两种方法估计:比例测距或近距离测距。
24、 打开罗盘,将壳盖对准壳体的测距定位线,将瞄准镜置于垂直位置,用一只眼睛紧贴瞄准镜的长槽,通过瞄准玻璃上的分割线观察目标。
25、 据测量,两杆之间的距离(50米)占两条估计线宽度的1.25倍,可通过比例公式获得:
26、 立足点到杆子的距离=50X10/1.25=400米。
27、 被测杆的高度(8m)占密集分割线的两个隔间(20m),可通过密集公式获得:
28、 从立足点到柱子的距离=8X1000/20=400米
29、 (2)被测目标的间隔未知,估计目标到站立点的距离。
30、 例5:在有敌阵的河对岸新建一个碉堡,估计碉堡到站立点的距离。
31、 打开罗盘,在45-20密耳处测量从目标到站立点的磁方位角。在垂直于目标的方向上找一个辅助点,使目标到辅助点的磁方位角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1-00密耳。例如,当在向右44-20密耳处测量从辅助点到目标的磁方位角时。
32、 此时,如果辅助点与落脚点的距离为40米,则站立点与目标的距离为10倍,即400米。
33、 注: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将测距降低5%,例如400m-400x5%=380m,测距精度可提高2%左右。
34、 俯仰角测量和校准水平:
35、 用俯仰瞄准镜直接瞄准目标,测量站立点到目标的俯角或仰角。也可以站在指南针的坐标梯(长尺)朝下的平面上,测量平面的倾斜角度,或者校准平面,使其处于水平位置。
36、 例6:测量站立点到山坡目标的仰角。
37、 手握罗盘,中指按下按键,同时通过仰角瞄准器瞄准目标。3-5秒后,中指脱离按键,锁定机构会锁定测得的角度。倾斜放大镜可以读取测得的仰角,读数为30。从站立点到山坡目标的仰角为30。
38、 测量地图上任意两点的里程:
39、 方网边长与不同比例尺地图场距的关系,计算公式:
40、 1:25000地图:距离=毫米数量x100/4(米)
41、 1:50,000地图:距离=毫米数量x100/2(米)
42、 1:100,000地图:距离=数量x100(米)的毫米数
43、 例7:在地图上测量甲乙双方的直线距离。(地图比例为1:50,000)
44、 将坐标梯的起点对准地面A,测得地面A和地面B之间的长度为68毫米。
45、 到公式中
46、 距离=68x100/2=3400米
47、 甲方和乙方的直线距离是3400米。
48、 例8:测量A和B沿某高速公路的行进距离。(地图比例为1:50000)
49、 转动里程轮消除其间隙,使里程表指针指示为零,然后使里程轮沿道路滚动到第二位(注意里程轮只能滚动不能滑行)。将指南针翻转过来,根据地图的比例尺在1:50000的里程表圈上读数。如果里程表指针指向25,
50、 那么甲乙双方在高速公路上的距离是25公里。
51、 注意: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地形起伏的地区。
52、
53、 象限法
54、 将圆分成四个象限。指示方位时,如果是在观测者的北方,则方位角是由北向西或向东。如果方位角在观测者的南方,方位角从南到西或东开始。
55、 O点A点方向为北纬45,西经45。
56、 O点的B点方向为北纬60,东经60。
57、 O点的C点方向为南纬55,东经55。
58、 O点的D点方向为南纬50,西经50。
59、 方位角法
60、 方位角从正北(即0度)起顺时针方向量度,其角度表示单位有下列3种,下图则显示各主要方向的不同表示单位。
61、 量测地图上某点的坐标:
62、 量读要领:长边压横线、短边通过点,公里数在前,尾数看尺边,先报纵坐标,后报横坐标。
63、 例九:量测1:50000地图上、“p”点的精确坐标。
64、 (1)先查出“p”点的坐标为83、50。将坐标梯尺长边与83坐标横线密合,使短尺通过“p”点。
65、 (2)先后读得短边为8毫米,长边为13毫米。
66、 带入公式:距离=量的毫米数x100/2
67、 短边为400公尺,长边为650公尺,分别夹道所对应的公里数后面。
68、 (3)“p”点的精确坐标为83400(纵),50650(横)。
以上就是指南针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